Boat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,中文名称为达布隆币,采用独特的HMQ1725算法和混合共识机制(POW+POS),专为公海交易场景设计。它最初以Doubloon(DBL)命名,采用类似莱特币的Scrypt算法,后升级为当前技术架构。作为开源项目,Boat币强调加密通讯功能,支持CPU/GPU挖矿,其核心定位是为跨境贸易尤其是海上经济活动提供安全、高效的支付解决方案。截至2025年,Boat币流通量约7300万枚,已在多家交易所上线,成为连接虚拟经济与实体航运业的创新尝试。
全球海运贸易量持续增长,传统跨境支付的高成本与低效率问题日益凸显,而Boat币凭借区块链技术的天然优势,正逐步渗透这一细分领域。其技术团队近期将智能合约功能整合至支付系统中,实现了自动结算与货物追踪的联动,这种贸易+金融的闭环设计被行业分析师视为差异化竞争力。尽管目前市值较小,但韩国等航运强国已有金融机构探索将其应用于船舶租赁押金管理,这为其未来在B2B领域的扩展提供了现实案例。需作为小众币种,其前景高度依赖实际场景落地能力与监管合规进展,目前仍处于市场验证阶段。
Boat币的混合共识机制兼具安全性与节能特性。相较于纯POW机制的加密货币,其POS环节允许持币者通过质押获得收益,显著降低能源消耗;而保留的POW挖矿模块则维持了网络去中心化特性。实际测试显示,其交易确认速度可达每秒300笔,手续费仅为传统国际电汇的1/20,特别适合小额高频的海运附加费支付。2024年某次压力测试中,该系统成功处理了单日12万笔模拟油轮加油交易,证明其具备商业级吞吐能力。项目方通过硬分叉定期销毁未流通代币的机制,使实际流通量始终低于1亿枚,这种通缩模型对长期价值稳定起到支撑作用。
就使用场景而言,Boat币已构建起围绕海运生态的多元应用网络。除基础的船东与货主间结算外,其应用已延伸至港口服务费缴纳、船员薪资发放、海上保险理赔等细分场景。新加坡某船舶经纪公司自2024年起采用Boat币处理东南亚区域内短途航运的中介费用,利用其7×24小时结算特性将账期从5天缩短至2小时。更项目方开发的锚链系统将船舶AIS定位数据与区块链支付绑定,货主可依据实际到港进度触发分段付款,这种物流金融创新模式正在地中海航运圈试点。不过现阶段商户接受度仍受限于价格波动,多数应用需依赖第三方稳定币作为价值中转媒介。

